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总编推荐

共找到 15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根管封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刘红艳, 韦曦, 凌均棨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2): 69-74.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3.02.001
    摘要 (773) HTML (185) PDF (1266 KB) (589)

    根管治疗是处理牙髓根尖周病的常规方法,其中根管封药是感染根管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将根管消毒药物充填于根管内,起到抑菌、促进修复和防止再感染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于根管封药的氢氧化钙、氯己定及抗生素制剂难以达到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理想预期。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纳米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以抗菌肽、纳米颗粒为代表的新型抗菌药物的发展。本文对目前临床根管封药的常用药物及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并讨论根管药物消毒的发展趋势。

  • 2.
    根管治疗器械分离的临床管理
    王祥柱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3): 153-161.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3.03.001
    摘要 (852) HTML (240) PDF (14624 KB) (668)

    器械分离是根管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困扰口腔医生的临床难题。本文就根管治疗器械分离发生的原因、处理决策、临床处置流程、常用取出技术要点和处理后的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以期探讨根管治疗器械分离的合理处置方案,探索器械分离取出操作规范,提高患牙保留率与治疗成功率。

  • 3.
    三级淋巴结构在口腔癌中的特征及意义
    李晨曦, 谭小容, 魏巍, 李慕秋, 龚忠诚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5): 315-321.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3.05.001
    摘要 (118) HTML (28) PDF (1218 KB) (50)

    三级淋巴结构(TLS)是出生后在非淋巴组织中形成的免疫细胞有组织的聚集体。TLS不存在于生理条件,而是在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和癌症等慢性炎症环境下出现。在癌症进展情况下,TLS促进免疫细胞涌入癌症发生部位,因此作为提高患者抗癌免疫力和良好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但其形成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结构对肿瘤内免疫反应的贡献仍不完全清楚。笔者综述了TLS的生物学表现并概述了TLS在口腔癌研究的最新进展。

  • 4.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进展
    陈晰娟, 夏娟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2, 16 (04): 203-207.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2.04.001
    摘要 (270) HTML (2) PDF (1123 KB) (24)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PMD)范畴。药物治疗是目前OLP的主要治疗手段,尽管多种新型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OLP的治疗,但仍存在部分病例顽固难治、易复发,少数病例迁延恶变等现象。探索新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手段,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关键。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及医学设备的发展,生物制剂、光动力疗法及光生物调节疗法等新兴治疗方式逐渐被应用于OLP的临床治疗。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就近年OLP的治疗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 5.
    牙髓干细胞与牙髓再生
    毛学理, 施松涛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2, 16 (06): 333-342.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2.06.001
    摘要 (266) HTML (8) PDF (2989 KB) (21)

    完整且有活力的牙髓对牙体硬组织健康和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因感染或外伤等原因致牙髓坏死的患牙,失去了牙髓的支持和营养,即使常规根管治疗远期仍容易出现根折,这也是临床失牙的重要原因。如何诱导牙髓再生并延长患牙的使用寿命是临床面临的挑战。牙髓干细胞(DPSC)和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分别来源于恒牙和脱落乳牙的牙髓组织,具有高增殖、多向分化和成神经血管的能力,为牙髓再生的最佳"种子"细胞。多项临床前研究和基于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均证实,DPSC和SHED移植可在髓腔原位重建生理性牙髓结构。本述评重点阐述牙髓干细胞的特性和牙髓再生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未来临床牙髓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6.
    "盘骨肌心"(MOODE)五维同治理念: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疗的思考
    李传洁, 张清彬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2, 16 (03): 137-143.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2.03.001
    摘要 (209) HTML (1) PDF (4917 KB) (2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除龋病、牙周病和错畸形外口腔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因发病原因不明、未形成统一的诊疗模式,以及诊疗效果不明确等,成为口腔专业领域中的疑难杂病之一。其诊疗重点包括关节盘、髁突骨质、咀嚼肌和咬合等。近年来,TMD患者心理方面的治疗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均未建立一个系统的诊疗模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通过8年累积8万余例TMD患者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序列化、微创化、数字化、舒适化、人文化、整合化"的特色诊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盘骨肌心"(MOODE)五维同治理念,即从关节盘(disc)、(occlusion)、骨组织(osseous tissue)、肌肉(muscle)及心理(emotion)这5个维度上共同诊疗TMD,为TMD提供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和多维度化的诊疗新思路。

  • 7.
    儿童错HE畸形早期矫治的研究进展
    甘梓淇, 曹阳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2, 16 (05): 269-274.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2.05.001
    摘要 (94) HTML (1) PDF (1135 KB) (12)

    儿童错HE畸形的早期矫治是当今正畸乃至整个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同时也颇具争议。大部分的口腔正畸临床医生提倡对儿童错HE畸形进行早期干预,及时去除影响口颌系统发育的不良因素,阻断颌面部异常的生长趋势,以缩短后续正畸时间和降低治疗难度。然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早期矫治收益不大。本文从错HE畸形的病因出发,通过回顾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各类错HE畸形的特点,讨论各类错HE早期矫治的必要性与理想矫治时机,并就早期矫治的经典研究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 8.
    无托槽隐形矫治青少年患者龋白斑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马萱怡, 刘传宏, 方世殊, 宋致馨, 金作林, 刘倩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2, 16 (05): 275-280.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2.05.002
    摘要 (118) HTML (1) PDF (659 KB) (12)
    目的

    研究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青少年患者龋白斑(WSL)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正畸后WSL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203例青少年患者,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患者口腔一般情况及阶段正畸治疗资料;通过目测法对131例无WSL组及72例WSL组患者进行牙齿白斑检测,计算WSL发病率;通过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及回归法探究接受隐形矫治的患者发生WSL的可能因素。

    结果

    接受隐形矫治的青少年患者WSL的发病率为34.6%,WSL的发生与以下影响因素相关(P<0.05):性别、每日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长、使用牙膏类型、使用漱口水频率、饮用碳酸饮料频率、治疗前有无龋齿、佩戴隐形矫治器进食频率及持续时间和佩戴矫治器进食后清洁矫治器频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日刷牙次数、治疗前有无龋齿、饮用碳酸饮料频率及佩戴矫治器进食后清洁矫治器频率可能是WSL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青少年患者接受隐形矫治后具有较高的WSL发生率,其中每日刷牙次数较少、治疗前患有龋齿、饮用碳酸饮料频率较高及佩戴矫治器进食后清洁矫治器频率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WSL。

  • 9.
    人工智能在龋病诊疗中的应用
    庞亮月, 林焕彩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3): 162-166.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3.03.002
    摘要 (152) HTML (2) PDF (1174 KB) (15)

    龋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疾病负担严重,防控形势严峻。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强大的图像识别技术为龋病的诊断及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思路,为进一步实现龋病个体化的精准防控提供了契机。本文将从AI在龋病诊断、风险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 10.
    牙隐裂研究新进展: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蓝凯文, 杜宇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6): 339-344.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0.06.001
    摘要 (595) HTML (13) PDF (939 KB) (11)

    牙隐裂(cracked tooth)是指牙齿存在一条或多条始于牙冠并有根尖延伸趋势的隐匿性裂纹。临床医生常常会面临隐裂牙相关的三大挑战——诊断、治疗决策、预后评估。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探讨关于牙隐裂诊断、治疗决策、预后评估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为牙隐裂的临床决策和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 11.
    iRoot SP单尖法充填技术对根管治疗临床效果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陈柳池, 黎晶, 曾椿媚, 刘奕雯, 蒋宏伟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0, 14 (06): 353-360.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0.06.003
    摘要 (245) HTML (1) PDF (881 KB) (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法及多种预后因素对根管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从2014—2018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根管治疗且能追踪复查的患者中,选择使用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后且复诊时间为1年以上患者的110颗患牙纳入分析。根据每颗患牙复诊时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牙的预后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组。使用连续性修正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术前是否存在根尖阴影、术前根尖阴影的直径大小和有无封闭剂超充等8项可能影响iRoot SP单尖充填临床效果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10颗接受iRoot SP单尖充填治疗的患牙总体成功率为95.5%。其中,83颗术前有根尖阴影患牙的治疗成功率为96.4%,68.7%为已愈合;27颗术前无根尖阴影患牙的治疗成功率为92.6%。术前有根尖阴影和无根尖阴影患牙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84,P = 0.772)。术前根尖阴影直径小于或等于5 mm的患牙共53颗,治疗成功率为98.1%;而阴影直径大于5 mm的患牙共30颗,治疗成功率为93.3%。两组患牙治疗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59,P = 0.611)。44颗封闭剂超充患牙的治疗成功率为97.7%,患牙有无iRoot SP超充的治疗成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18,P = 0.640)。

    结论

    iRoot SP单尖充填法是可行的根管充填技术。

  • 12.
    iRoot SP的特性及根管封闭剂超充的研究进展
    黎晶, 蒋宏伟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9, 13 (01): 56-62.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19.01.011
    摘要 (431) HTML (7) PDF (900 KB) (27)

    根管治疗效果与根管封闭剂密切相关,而在充填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根管封闭剂超充填的情况。商品化的根管封闭剂种类众多,iRoot S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封闭性和抗菌性而逐渐被重视,其超充是否会影响患牙的预后也引起了关注。本文总结了iRoot SP理化及生物学性能,以及根管封闭剂超充填的研究进展,结合随访病例分析iRoot SP超充的预后情况。

  • 13.
    牛牙样牙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林凌, 李佩, 赵玮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2): 75-80.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3.02.002
    摘要 (78) HTML (3) PDF (1387 KB) (9)

    牛牙样牙是指牙髓腔发育异常的牙齿,具体表现为磨牙的髓腔沿牙体长轴增长、牙冠长而牙根短小,且釉牙骨质界无明显狭窄。对于牛牙样牙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的主要理论方向包括返祖现象、遗传性疾病的伴发症及牙根的异常发育。核因子I-C(nfi-c)、WNT10A、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KIF4A)等多种生物分子亦被证明与牛牙样牙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牛牙样牙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增进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 14.
    种植体颊侧软组织开裂的研究进展及分类诊疗建议
    黄晓琼, 邓飞龙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1): 10-14.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3.01.002
    摘要 (121) HTML (0) PDF (2727 KB) (6)

    种植体颊侧软组织开裂(PSTD)是种植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指种植体颊侧软组织边缘相对对侧同名牙或基线水平(最终修复完成时)根向退缩≥1 mm;在无对侧同名牙或基线水平数据情况下,定义为种植修复部件、基台或植体表面的不利暴露。PSTD会影响种植治疗的美学效果,并可能增加生物学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针对PSTD的研究较为欠缺,不同临床研究对于PSTD的定义标准仍存在差异,且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临床上对于软组织开裂的治疗也存在较大争议;随着患者对于口腔治疗的美学要求逐渐提高,发生PSTD后通过治疗改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本文拟结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相关研究,明确PSTD定义,评估PST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应证和治疗目标,提出PSTD的临床改良分类和相应治疗建议,为防治种植治疗中软组织开裂提供临床建议,提高患者对种植治疗的满意度。

  • 15.
    三维打印钛种植体性能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黄石头, 魏洪波, 李德华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1): 1-9. DOI: 10.3877/cma.j.issn.1674-1366.2023.01.001
    摘要 (140) HTML (1) PDF (1291 KB) (3)

    种植牙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缺牙修复方式。种植体是种植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以机械减材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近年来,金属三维打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口腔种植体的制造提供了另一种方法,三维打印钛种植体逐渐成为口腔种植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可用于制备钛合金种植体的三维打印技术及其优缺点,并着重论述三维打印钛合金种植体力学、骨结合性能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